【平凡文化事工】

平凡文化事工】是推動宣教的本地非牟利組織,以「聖公宗使命標記」為基礎,
推動信徒以「整全福音策略」參與跨文化/宣教事工,當中包括關注人的靈性發展及社會永續性等。

“Common Cultures Ministries” is a non-project organisation promoting “Missio Dei”.
Based on the Anglican Communion’s “Five Marks of Mission”
,
we mobilise and engage Christians to intercultural and missionary ministry under a holistic gospel approach,
with a focus on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society.

平凡文化事工】也是「營商宣教項目」,商業營運部份透過關聯的社會企業「平凡文化」進行。
部份事工項目則以 “LISTEN Studio” (聆神工作室) 名義開展。

“Common Cultures Ministries” is also a “Business As Mission” (BAM) project,

which is operated by a related Social Enterprise under “Common Cultures”.
Certain ministry initiatives are organised under the brand of “LISTEN Studio”.

遠象|Visions

【平凡文化事工】項目以普世聖公宗(Anglican Communion)的五大使命標記(Five Marks of Missions)為基礎,以整全福音策略,推動信仰徒回應上主的召命(Missio Dei):


信仰基礎|Our Belief

【平凡文化事工】的信仰基礎以《聖經》#為本,因為《聖經》包含「我們所需一切得救的要道」(〈聖公宗信仰綱領〉第六條)。我們也持守《使徒信經》及《尼西亞信經》所展現的信仰傳承。雖然【平凡文化事工】在程度上具有「聖公宗」背景,但事工開放與所有認同整全福音策略的信徒合作,不限宗派和信仰傳統。

《使徒信經》

我信上帝,
 全能的父,是創造天地的主。

我信我主耶穌基督,是上帝的獨子,
 因聖靈的能力成孕,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。
 祂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,被釘在十字架上,
 受死、埋葬,降至陰間;
 第三天復活;
 升天,坐在聖父的右邊。
 祂將要再來,審判活人死人。

我信聖靈,
 我信聖而公的教會,
 我信聖徒相通,
 我信罪得赦免,
 我信身體復活,
 我信永生。阿們。

[採用香港聖公會《日常禮讚》版本]

《尼西亞信經》

我們信獨一上帝,全能的聖父-
 創造天地,並一切有形無形萬物的主。

我們信獨一的主,耶穌基督,上帝的獨生子,
 在萬世以前為聖父所生,從上帝所出的上帝,
 從光所出的光,從真神所出的真神,
 是生、非造,與聖父同體;
 萬物都是藉著他受造。
 他為要拯救我們世人,從天降臨:
 因聖靈的大能,為童貞女馬利亞所生,成為人身,
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,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,
 被害,受死,埋葬。
 應驗了聖經的話,第三天復活,
 升天,坐在聖父的右邊。
 將來必在榮耀中再臨,審判活人死人,
 他的國永無窮盡。

我們信聖靈,是主,是賜生命者,
 從聖父、聖子所出,
 與聖父、聖子同受敬拜,同享尊榮。
 昔日藉眾先知傳話。
 我們信使徒所傳惟一聖而公之教會。
 我們承認為赦罪而設的獨一洗禮。
 我們盼望死人的復活,
 並來世的永生。 阿們。

[採用香港聖公會《聖餐禮文(第二式)》版本]


使命|Missions

跟據事工遠象所展現的整全福音策略,【平凡文化事工】會致力實踐以下範疇,以回應上主召命 (Missio Dei)

在紛亂的世代,透過提倡「樂活」(LOHAS)生活,關注身體、心理和靈性的全人需要。
協助信徒擴闊文化視野,提高對各種文化現象的認識和覺察。
在本地、日本及世界其他有福音需要的地方,締造接觸好消息的環境和空間。
為宣教士提供支援,包括售賣宣教工場的商品和產品,鼓勵本地信徒接觸和認識宣教士,和他們所服侍的群體。


整全福音策略

從《舊約》到《新約》,《聖經》所展現的福音是「整全」 (holistic) 的,而不是割裂地單單關注一個人是否已歸主。

在《舊約》,先知彌迦說:「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。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?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。」(《彌迦書》6:8)

而在《新約》時代, 福音書所記載的要求明顯是「整全」的。主耶穌教導我們「無論誰,只因門徒的名,就算把一杯涼水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喝,我實在告訴你們,他一定會得到賞賜。」 (《馬太福音》 10:42) 雅各也這樣說:「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:『平平安安地去吧!願你們穿得暖,吃得飽』,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要的,這有甚麼益處呢?」(2:16)

第二屆世界福音洛桑會議的〈洛桑信約〉(The Lausanne Covenant)第五條清楚提到「上帝是全人類的創造者及審判者,所以我們應當共同負擔起祂對人類社會的公義及和好的關注,以及對那些受各種壓迫的人的自由的關注。」這顯明了關懷社會不再被視為與佈道「相排斥」的工作,而同樣被視為基督徒的責任。

【平凡文化事工】也依照大公教會傳統,在有需要時(例如推廣使用「經課表」、舉行祈禱聚會、推動教會合一運動等場合),事工或會應用《次經》作「生活楷模和教訓」(〈聖公宗信仰綱領〉第六條)。